
近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材料模拟计算研究团队在钙钛矿光电器件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铯铅溴钙钛矿(CsPbBr3)材料凭借其优异的光伏特性成为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其固有的稳定性问题严重阻碍了实际应用进程。针对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团队采用铌钽氧化物(M2O5,M = Nb, Ta)构建新型钙钛矿异质结体系,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揭示钙钛矿/铌钽氧化物异质结界面电荷转移诱导内建电场形成的微观机制,发现氧空位缺陷对界面稳定性的调控作用;揭示界面原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验证铌钽氧化物作为器件电子传输层的性能优势,为开发高性能的新一代钙钛矿光电器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化学材料领域高水平学术期刊《Materials Horizons》(中科院2区,影响因子10.7)。我校20级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毕业生、河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高萌龙为第一作者,安阳工学院为第一单位,指导教师为郭尧教授。本研究依托河南省纳米复合传感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和安阳市新能源材料设计与模拟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381240132)和河南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项目(YJS2023JD60)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5/mh/d5mh01004g